顾绣是诞生在上海而享誉全国的艺术珍奇,得名于晚明的上海露香园顾氏家族。顾绣对形成于清代的四大名绣影响深远,但长期以来因其存世作品稀少而鲜为人知。
顾绣,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之一,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珍,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刺绣艺术流派之一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顾绣作品中的山水、人物、花鸟,气韵生动,细腻无匹,因而被誉为“画绣”。2006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顾绣起源于明代上海老城厢的顾氏家族。明代嘉靖年间上海进士顾名世晚年曾在上海建了一座私家园林,筑园地于今黄浦区露香园路。露香园的园名来自顾名世先生在筑建初期挖池筑山时,曾挖到元代书画大家赵孟的篆书“露香池”三字的石碑,故将自己未来的私家园林住宅,取名为“露香园”。上海明代三大名园之一的“露香园”留给世人最著名的非遗,就是如今名扬天下的“露香园顾绣”。
顾绣,与传统的苏、粤、湘、蜀四大名绣有所不同,它属于半绘半绣,以画入绣,专绣书画等作品,是一门独特的刺绣艺术。
顾绣刺绣技法
01半绘半绣,画绣结合
顾绣以宋元名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等杰作作为摹本,画面均是绣绘结合,以绣代画,这也是它最为独特之处。如在《群仙祝寿图轴》中,画中人物所穿锦裳,是先上底色,后于底色上加绣作锦纹状的;人物的面部则是先绣后画的,云雾则只用画笔直接用色,而不加绣。这种大胆创新的技法,表现山水、人物尤为生动。
02针法多变,时创新意
顾绣的针法复杂且多变,一般有齐针、铺针、打籽针、接针、钉金、单套针、刻鳞针等十余种针法。
03间色晕色,补色套色
顾绣采用的种种彩绣线,是宋绣中所未见过的正色之外的中间色线。“顾绣”为了更形象地表现山水人物、虫鱼花鸟等层次丰富的色彩效果,采用景物色泽的老嫩、深浅、浓淡等各种中间色调,进行补色和套色。从而充分地表现原物的天然景色。